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19

2014

-

03

破解“明天谁来种田,如何种田”的金钥匙

作者:


  美国人韩丁一个人种田100多公顷,而且一年的种田时间在150天,收入粮食150万斤,平均每天生产粮食1万斤,成为世界种粮奇人。
 
  在湖北省安陆市,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湖北禾丰粮油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通过水稻订单种植网络基地50万亩,实现水稻自营规模种植4万亩,其中发展家庭农场种植2万亩,生产和收购稻谷66.5万吨,转化糖浆14.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0.8亿元,创利税9200多万元,带动农民增收3400万元。并探索出了“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禾丰经营模式,成为引领现代农业的新模式,传为美谈。
 
背景:破茧成蝶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种田的比较效益低下,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在家务农者多是老年人和妇女,新的弃农抛荒现象日渐突出。棠棣镇河德村党支部书记张新华说,该村有193户,800多人,耕地面积1100亩。近几年,90%以上的青壮年劳力都在外打工:有的是全家一起外出打工;有的是男的在外打工,女的在家种田;有的是农闲时在外打工,农忙时回来种田……土地私自流转现象比较突出,每年该村抛荒面积在200多亩,农民要求流转土地的愿望越来越迫切,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流转模式。
 
  面对一方面市场俏销,定购稻米订单应接不暇,另一方面粮源短缺,企业遭遇“饥饿”的尴尬。禾丰公司董事长周明照陷入沉思,他的脑海里时而浮现出美国传奇种田人韩丁,中国种田大王侯安杰,以及湖北省推出的流转土地典型“春晖模式”.
 
  农民有要求,禾丰有需求,政府牵线搭桥,让农民与湖北禾丰粮油集团有限公司紧紧地联袂在一起。安陆市棠棣镇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多次邀请禾丰粮油集团的董事长周明照探讨土地流转事宜。安陆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分管农业副书记、副市长为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土地流转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探讨禾丰粮油集团流转土地新模式。与此同时,2011年,安陆市政府还将棠棣镇部分要求土地流转的村土地面积纳入国家土地整理项目,并按照“田成方、树成行、路取直、沟配套”的标准,整理被流转的土地。2012年,公司大胆探索并创新出“禾丰模式”(“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农场主管+村级协管+专人田管”的管理模式及全程机械化作业的种植模式).
 
  2012年3月18日,对于禾丰公司和棠棣镇土地流转户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湖北禾丰粮油集团公司在市、镇两级党委、政府的见证下,与棠棣镇的方卢、河德等22个村的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对接签订10年的土地流转合同,流转土地面积5万亩,涉及22个村4780个农户。至此,“禾丰模式 ”正式起航。
 
  经过一年的经营运行,2013年公司进一步探索完善出“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新“禾丰模式”进行种植管理,农场管理人员生产积极性大幅提高,农场预期收益也更有保障。
 
  2013年禾丰公司按照“发展国内,拓展国外”的经营理念,抓住商机开启海外农业新篇章,到非洲莫桑比克投资农业种植加工项目,共租赁土地30万亩,开创了安陆农业对外投资发展的先河。
 
  莫桑比克土地租金低廉,1公顷租金仅1美元。劳动力廉价,一个劳动力每天工资仅20元人民币。这样大大降低投资额度,极大的提升了利润空间。另外,当地地力肥沃,水源丰富,气候适宜种植水稻,条件得天独厚。在完成600亩农作物试种植的基础上,2013年开始组建非洲农场,对租赁的30万亩土地进行平整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购置了一批农机设备。一期投资1000万美元,改造3万亩农田,现已全部建成,种植水稻一万亩、棉花2万亩。农田管理以500亩为单位成立一个农场,两名国内的技术人员担任农场主,再雇几名当地人进行田间管理,公司按照“一分三统”模式运行,每名技术人员预计(已播种未到获季节)年纯收入达到10万元。公司将水稻回收就地加工销售,棉花加工成皮棉运回国内销售,达到利润最大化。“禾丰模式”正式幻化成翩翩起舞的彩蝶。
 
模式:一分三统
 
  为有效发挥公司龙头作用,禾丰粮油集团公司一方面注重在“统”上加强,增强核心凝聚力;另一方面为防止种田人不关心收成,“种懒散田”,又在“分”上出招。公司在已有“禾丰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升级,探索出“一分三统”为主要内容的“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庄”的经营模式。
 
  “一分”就是化小生产单元,成立家庭农场种植管理。家庭农场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建,在村组织协助下与农户签订流转协议,租期一定10年,每亩租金150-400斤稻谷,家庭农场面积控制在200-500亩。共组建家庭农场75个,经营面积2万亩。农场预期收益有保障,生产积极性提高,标准化生产、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机插机收作业一批代表水稻生产先进水平的技术措施得到普及。
 
  “三统”就是以公司和由公司牵头成立的安陆市联禾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实行统一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主要内容有,产前提供优质价廉种子、农资和信贷担保服务,产中提供全程机械化、农技服务,产后提供免费烘干、粮食回收服务。自营种植基地全年提供种子12万斤、化肥200吨、农药1万斤,提供贷款担保资金400万元。联禾农机专业合作社利用242台农业机械为家庭农场完成耕整、播种、收割作业面积8万多亩次,节约开支60多万元,同时对外经营服务,完成作业面积10万亩次,创收700万元。公司以高于市场3-5元/百斤的价格回收稻谷,加上其他优惠措施,亩平纯收入达到200元,每个家庭农场总收入达到4-10万元。
 
成效:多方共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禾丰公司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庄”互利多赢的发展模式,走上规模化、集约型、生态型、效益性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众人述评,颇具现代农业特色的“禾丰模式”好处多多。
 
  棠棣镇花园村四组杨世荣说:他家四口人,四个劳动力,耕种土地面积9.5亩,今年土地流转后,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按照每亩400斤稻谷的国家公布价,兑现给他家4750元的现金收入,加上国家惠农补贴每亩148元的补助,全家在农田收入上达到6156元,亩平收入达到648元。土地未流转前自己耕种土地面积,不算工时费,除去种子、化肥、农药、机耕等生产投入,亩均收入也不过800-900元。自己耕种土地一年四季忙个不停,若遇自然灾害,减产减收是常事。土地流转后,一不用操心,二不用劳动,三不用担风险,坐享亩均收入648元。而且,全家4个劳动力外出打工一年也能挣个10万8万的。这种土地流转模式,保护了农民利益,他表示坚决拥护。
 
  棠棣镇花园村党支部书记、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肖家志说:土地流转给村里带来了两大好处。一是带来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土地流转后,不但农民在田地收入这一块没有减少,而且,大批劳动力外出打工,打工经济又成了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他算了一笔账,全村至少有200个劳动力外出打工,保守算账,每个劳力一年挣2万元,全村劳力外出打工能挣400万元。二是带来了村集体收入的增加。他算了一笔账,村里拿出50多亩机动地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社,加上每年由禾丰公司支付给村里的协管费,村集体在土地流转这一项上增加收入5万多元。
 
  湖北禾丰粮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明照说:就“禾丰模式”的运作来看,给企业带来了两大好处。一是稳定了粮源。公司正常的年加工量大约在60万吨稻谷左右,流转土地收获的稻谷虽微不足道,但至少找到了寻找稳定粮源的新模式。二是成规模流转土地种植粮食,便于统一实行优质品种,有利于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体系,有利于做大做强品牌农业。
 
  孝感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长周焱东认为:“禾丰模式”成功的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始终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二是把国家粮食安全放在第一位;三是为探索“明天谁来种田、明天怎么种田”找到了一种比较切合当地实际的新模式。
 
  “禾丰模式”的成功操作让农民收入有保障,同时也达到集体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受益的终极目标。
 
启示:值得推广
 
  “禾丰模式”带来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带来了农村集体收入的增长,带来了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禾丰模式”的成功经验,值得推广。复制推广这一模式,需要四个必要条件。
 
  条件之一: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宣传是前提。土地流转政策性强,牵涉面大,利益调整触动人心,方方面面的思想工作要做。这就需要当地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起到“引导、协调、支持”的作用。从“禾丰模式”的成功尝试来看,安陆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强有力的土地流转领导小组,镇、村两级都相应成立了工作专班。通过强有力的领导和层层宣传发动,统一了思想认识,加快了流转进程。特别值得肯定的是:安陆市委、市政府在土地正式流转前,结合国家土地整理项目,投入机械、劳力将土地实施小块并大块,高处挖低处垫,沟渠路相配套,为流转后的土地实行机械化作业打好了坚实基础。
 
  条件之二:推进土地流转,找准合作对象是关键。“禾丰模式”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推进农村土地高效流转,一定要找那些有技术、有实力、有市场、有潜力的实体和个人作为合作伙伴。这样,可以有效保障农民利益,防范各种风险。安陆棠棣镇的22个土地股份合作社,整存流转土地5万亩,参与流转土地农户达到4780户。合作对象选择的是一家具有19年历史、资产总额过5亿元的粮油加工企业--湖北禾丰粮油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仅2011年企业产值达到21亿元,是湖北省粮油食品工业十强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且该公司董事长周明照是个土生土长的安陆人,他热爱“三农”,对“三农”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当地和行业界有着较好的口碑和诚信度。选择这样一个土地流转的合作伙伴,领导放心、农民满意。
 
  条件之三:推进土地流转,农民有愿望、合作伙伴有要求、基层干部有热心是基础。“禾丰模式”的吸引力,在于农民算帐觉得划算--在家种田的收益不如外出打工的收益;在于湖北禾丰粮油集团有要求。该公司年加工稻谷在40万吨左右,每年需要大量从外地购稻谷,外购稻谷费用高,仓购库容份量短缺,且品种杂,对加工出来的稻米品质和企业效益都有较大影响。公司成规模的流转土地种植优质高效的粮食作物就能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在于土地流转对农民对村组对乡镇对市里都有好处,各级干部认为搞好土地流转是一件好事、实事自己责无旁贷。
 
  条件之四:推进土地流转,选择切实可行的土地流转模式是核心。禾丰公司经过几年的探索创新,成功探索出了“一分三统”为主要内容的“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在土地流转模式上,采取的是由政府牵头,项目参与平整土地,改习惯亩为标准亩计量土地面积(每亩以667平方米为标准),以行政村为单位成立农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以农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将农民的土地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集中整村流转给湖北禾丰粮油集团。在利益分配上,由湖北禾丰粮油集团支付给农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然后,再由农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按面积兑付给被流转土地的农民。同时,国家惠农补助部分仍归农民所有。这种模式的选择是多方协商,多方论证,最后达成共识的结果,所以推动起来比较顺利。所以,各地在推进土地流转工作时,要结合当地实际,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选择切实可行的流转模式。这样才能突破藩篱,开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