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015
-
07
一条不断延伸的产业之路
作者:
一条不断延伸的产业之路
——解密湖北禾丰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发展路径选择
“从1993年创业开始,到2014年22年时间,公司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到2013年底,公司资产总额6.6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逾30亿元,年上缴国家、地方税费过千万元,年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1000多人,年带动农民种植优质稻30万亩,带动农民增收过3000万元……”这是记者9月上旬来到安陆市——湖北禾丰粮油集团有限公司采访所了解到的一组数据。据记者采访了解到,如今,湖北禾丰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湖北省粮食行业五强加工企业和全国50强粮食加工企业。同时,该集团规划设计的总投资10亿元,建设占地面积600亩的禾丰食品工业园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新投资5500万元人民币,在莫桑比克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效,得到了国家农业部和莫桑比克官方的一致好评。
湖北禾丰粮油集团,如日中天、高歌猛进的跨越奇迹,究竟秘籍在哪里?密码如何打开?
使命感和顺应时代兴办企业的理念,是禾丰成功之母
《基业长青》一书认为,高瞻远瞩的企业从不把盈利放在第一位,它们只是坚持“为社会创造价值”、“为顾客创造价值”,并把这种使命嵌入到了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结果,却取得了更大的成功。湖北禾丰粮油集团,就是这一理念的探索者和实践者。自1993年创办企业开始,22年如一日,他们一直以坚持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为载体,以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为目标,以助推“三农”发展、为顾客创造价值和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己任,让企业融入到社会的大集合之中,实现企业与社会荣辱与共、良性互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据统计显示,到2013年底,公司资产总额达到6.6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逾30亿元,年上缴国家、地方税费过千万元,年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1000多人,年带动农民种植优质稻30万亩,带动农民增收过3000万元。该集团董事长周明照认为,企业和人一样,企业也有道德企业和非道德企业之分。道德企业是说它在赚取利润的同时,给政府提供税收,给居民提供了就业,同时没有给社会造成危害,即它给社会带来的是更多的“正外部性”;而非道德企业,可能也为政府提供了税收,提供了就业,但却破坏了生态,污染了环境,即它给社会带来的是“负外部性”。禾丰粮油集团能有今天的发展,就是坚持做道德企业的结果。据介绍,如今该集团已流转土地面积2.5万亩,辐射带动安陆市及周边县市种植优质稻30万亩;已形成粮食仓储10万吨、年产大米30万吨、年生产麦芽糖浆和果葡糖浆20万吨的仓储、加工规模。已形成了粮食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到深加工和营销为一体的完整产业化链条。在这个企业,循环经济得到更好的体现,即:稻谷用来加工成稻米,稻谷壳用作企业燃料,燃烧后的炭灰用作种植优质稻有机肥,加工稻米附属产品碎米用来制作麦芽糖浆和果葡糖浆等等。这一循环经济模式,既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又净化了生态环境。正是这一理念的使然,该集团22年的发展,一直能够得到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能够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能够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记者认为,禾丰粮油集团正因为能够在哀鸿遍野的行业环境中,朝气蓬勃,高歌猛进,就是这个企业的发展理念具有顺应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做好产品品质和做强产品品牌的理念,是禾丰成功之本
周明照认为,品牌是一个企业产品质量、科技含量、管理水准乃至企业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形象代表。而且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品牌营销战略往往就成为企业发展战略。同时,他还认为,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放心、优质”已经成为绝大多数消费者选购农产品的核心标准,而当食用过农产品、熟悉品牌及其特点后,品牌往往就是衡量信任度的重要指标,成为影响顾客购买决策的关键要素。正因为该集团董事长周明照的认识深刻,22年来,他们一直致力于以做好优质农产品为核心内容的企业品牌建设。这主要体现在规模化流转土地面积种植优质稻和打造“德安府”系列大米品牌上。据介绍,2012年,该集团公司在安陆市棠棣镇金龙村等12个村流转土地面积2.5万亩,并签订了流转土地期限为10年的流转合同,用来种植优质稻。9月12日,记者来到棠棣镇金龙村万亩优质稻基地,看到该基地种植的“广两优香66”和“广两优香5号”优质稻长势喜人,丰收在望。陪同记者采访的裕丰公司总经理李兴国兴奋地介绍说:“就今年的稻谷长势来看,亩平突破1000斤产量没有问题。”据介绍,该公司除了流转土地建设企业的核心基地外,他们辐射带动周边的县市农民种植优质稻30多万亩。这一做法,为保证企业稳定、优质的粮源起到了较好的保障作用;为企业做好产品品质和品牌,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品牌创建上,该集团公司深入挖掘“德安府”这个安陆市具有上千年农耕文化的品牌内涵,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形象。通过多年的努力,“德安府”这个企业的产品商标,已连续多年被认定为“湖北省著名商标”。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被有关部门认定为“湖北十大名米”、“湖北省消费者满意商品”和“放心大米”。品质的提升和品牌的做强,使得“德安府”系列大米畅销多个省市自治区,深受消费者青睐。
用现代企业制度理念管理企业,是禾丰成功之基
有业界人士认为,企业是一种组织,因为商业的目的而存在,它与医院、学校更多强调公益性而不同,如果企业不能盈利,它作为一个组织的存在能力就会大打折扣。而企业要实现盈利,就必须要在“内在”和“外在”的双重结合点上下功夫。因为,外部资源是不可控的,而内部资源是可控的,只有用内部资源去整合外部资源,企业才会成功。湖北禾丰粮油集团用现代企业制度理念经营企业、管理企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一例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才的引进和管理;二是企业管理机制和制度的创新。据介绍,近几年来,该集团成功探索出了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的新机制,并根据企业各个行业和岗位的特点,制定出了“最低工资标准+上不封顶”的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人才为公司发展积极性。据初步统计,到2013年底,集团公司员工达到1080人;同时,该集团根据旗下成员企业多和行业不同的特点,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对成员企业负责人实行风险抵押考核机制,年底对考核指标结硬帐,真正做到了奖不红眼、惩不手软。据介绍,通过近几年来的探索、完善,该集团公司先后制定出了“生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营销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制度机制,极大地规范了企业管理行为。如,该集团公司对流转2.5万亩基地种植优质稻管理上就是一个管理方面很有说服力的典型。这一先进的管理机制在于,集团旗下设立——安陆市裕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这一公司的职能用来专门管理种植基地优质粮。裕丰现代农业公司又按照水系和地理位置不同,聘请了87名田管员,每个田管员管理田地面积在200-400亩左右,并且对田管员制定出了粮食单产考核和面积管理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极大地调动了田管员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就是一个既科学又合理的现代农业管理例证(这一例证的特点是,投资和机械、种子、农药等归公司负责,田管员只负责播种、打药、水源管理和协助收割等)。
聚精会神做专业化的经营理念,是禾丰成功之保
华人世界首位生命能量管理导师——姚远生,在《如何看待专业化和多元化战略?》一文中撰写到:“纵观中国企业兴衰成败的历程,我们也会发现,99%的多元化都是失败的。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是在时机、实力、人才、团队、资源条件成熟下才能成功。因此,企业应防止陷入多元化经营的误区。世界IT产业巨头IBM公司、软件业霸主微软公司,都是从专业化经营而强大起来的代表。尽管他们具备了多元化的实力,但都没有选择走多元化的道路。”湖北禾丰粮油集团22年产业发展的历程,正是这一理论的忠实实践者。22年来,该公司一直致力于“粮食产业”这一专业兴办多个企业,并且紧紧围绕“粮食产业”这一专业化产业,实施“全产业链”发展。从1993年该集团兴办第一个日产50吨大米加工厂开始,后来接二连三先后兴办了4个自营大米加工厂和5个联营大米加工厂,并且兴建了10万吨的粮食仓储设施;2009年,该集团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投巨资新上了淀粉糖加工项目,将公司碎米加工成麦芽糖浆和果葡糖浆,仅此一项将过去的碎米转化增值4倍多;2012年,该集团将产业链进一步往产业的上游延伸,成立“安陆市裕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整体规模流转土地2.5万亩种植优质稻,建立企业的核心基地;今年,该集团又擘画更大的粮食加工项目,即:投资10亿元,建设占地600亩面积的禾丰食品工业园。据介绍,该项目已在安陆市经济开发区正式动工兴建,项目预计5年全部建成投产,投产后,可年新增企业产值30亿元,实现企业利税3000万元,可新增就业岗位1000人。如今,该集团已形成了集粮食种植、加工、深加工、营销为一体的粮食产业化链条。低调睿智的周明照说:“22年来,禾丰粮油集团一直是紧紧围绕‘粮食’二字在做文章。这些年来,很多好心的领导、朋友、同仁们都劝我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都被我婉言谢绝。原因是虽然从事农业项目投资回报周期长、见效慢,但从长远和未来看,未来的中国农业一定是个朝阳的产业。所以,这些年来禾丰一直把资金投在农业项目上,从没丝毫动摇过。今后的禾丰仍然要将这条发展粮食产业的路继续走下去。”
推荐新闻
本网站已支持IPV4 / IPV6 双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