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017
-
05
孝感元素闪耀“新丝路”——“一带一路”孝企实践观察
作者:
世界版图上,“一带一路”宏伟而壮大。陆路、海路两条丝路,打通对外开放开发的大通道,经济发展再展新舞姿。
随着“一带一路”效应持续升温,不沿边、不靠海,地处中国内陆腹地的孝感,离这个国家发展大战略还远吗?
近年来,“先天条件”不足的孝感不仅没有“置身事外”,反而奋起直追,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在打造开放型经济道路上铿锵前行。古老而崭新的经济走廊上,越来越多的孝感元素,闪亮21世纪“新丝路”。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8家企业走出国门,投资越南、德国、乌兹别克斯坦、新加坡、莫桑比亚、马来西亚、泰国、以色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总额超过1200万美元,主要涉及化工、农业、金属制品、建筑装饰等产业。
连日来,记者深入市高新区、应城、安陆部分企业,解码“一带一路”的孝企实践。
观察一:孝感红贡茶有限公司:抱团出征,深耕海外市场

茶叶是古丝绸之路的主要交易货品,新丝绸之路上的“宠儿”自然也少不了茶叶。
5月8日,记者走进位于市高新区银湖科技产业园的孝感红贡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长达120米的国内首条全自动红茶生产线正“忙碌”地赶着一批600吨价值1.8亿元俄罗斯订单,通过配套的精致加工生产线打磨“造型”,征战俄罗斯市场的30款茶产品便华丽诞生。
孝感茶企众多,但出口尚为空白。新形势下,挖掘海外新市场,是孝感茶业逆袭的“钥匙”。
“2015年,在省农业厅的组织下赴俄罗斯实地考察,发现当地人喜爱喝红茶,却不生产茶叶,市场潜力巨大。而国人偏爱春茶,把国内的夏、秋茶有效利用起来制作红茶出口,就是茶产业的出路。”市茶叶商会会长乐子华坦言。
“单打独斗”不如“兵团作战”。2016年底,在市委市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福良山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大悟黄龙寺柏园茶叶有限公司、孝昌凤凰茶叶有限公司、孝南浐川茶场等7家骨干茶叶企业,联合成立孝感红贡茶有限公司,成为孝感茶企大佬们携手闯蓝海的“战舰”。
以茶为媒,万里茶道兴。2016年11月25日,“孝感茶叶走进俄罗斯”活动成功举办,俄罗斯彼尔姆大区、圣彼得堡两大茶区茶商代表分别与孝感红贡茶有限公司现场签订一年600吨红茶价值1.8亿元人民币的订单,中华孝文化名茶搭上快车进军俄罗斯。
2017年,是订单兑现的一年,是验收“出海”成绩的一年。茶叶质量尤为关键,不容有失。孝感红耗资1200多万元,专门联系湖南湘丰装备有限公司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为这批海外订单量身定制一套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化红茶生产流水线,还从省农科院,宜红茶主产区聘请专业技师作技术指导,严格确保出口茶叶达到俄罗斯食品安全标准。
完成订单任务仅是起步,孝感红并不满足于此,深耕细作念好“生意经”。
为了进一步深入开拓俄罗斯市场,今年2月,孝感红完成对俄罗斯茶叶行业的市场调查和资源整合后,确定在俄设立合资公司,以便开展对俄出口业务和跨境电商业务。目前,在俄公司已完成注册,5月底将正式挂牌。
“今年,保质保量完成600吨出口协议是初级目标,‘孝感红’产品进入俄罗斯200家大型商超,覆盖俄罗斯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与俄方共建200家电子商务投递站是占领俄罗斯市场的重点任务。”乐子华胸有成竹地说道。
【链接】2016年,我市将促进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推进“一带一路”工作紧密结合,大力支持出口茶叶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茶叶消费习惯,开发新产品,调口味、改工艺、扩规模、降成本,适应出口需求。我市的红、黑茶由过去的无产量、无市场,发展成年产500吨,消费人群过万的新兴产业。
【短评】开放,是经济大势所趋。对孝感茶企而言,抱团出海,搭乘“一带一路”快车探寻世界机遇,是当下“走出去”的最佳路径。然而,以茶为媒闯海外,并不容易。2015年考察市场,2016年对接市场,“孝感红”两年探索、耕耘,深耕细作找市场、找出路,优化资源配置,换来这来之不易的1.8亿元海外订单,为孝感茶产业“叩”开海外市场大门鸣枪发令。(谢蕾)
观察二: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外并购,实现互惠双赢

“与其成为竞争对手,不如在一个战壕里谋共赢嘛!”5月4日,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严伟谈及并购荷兰Novochem(诺唯凯)案时笑道。
总部位于应城的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化肥助剂领域的龙头企业。荷兰Novochem公司则是欧洲市场主要的化肥助剂提供商之一,“诺唯凯”品牌已运营20余年。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两个旗鼓相当的同行企业,是选择你死我活还是强强联合?
2014年,逐渐成长壮大的富邦萌发了一个大胆的发展规划——收购与自己有15年业务往来的荷兰Novochem。
“并购荷兰Novochem是富邦国际化战略的必经之路,是富邦股份成功敲开欧洲市场的钥匙。‘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加速了并购之路的步伐。”严伟说道。
作为欧洲市场化肥助剂排头兵,Novochem同意并购合作的意愿并不强烈。然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热潮袭来,Novochem知晓自己已经无法固步自封地守牢欧洲市场份额。寻求国际合作,是“诺唯凯”品牌唯一的发展出路。
经过近一年谈判后,2015年5月,富邦股份与荷兰HNC集团签订收购荷兰Novochem100%股权的协议。本次交易分四年完成(2015-2018),每期的收购比例分别为55%,15%,15%,15%。在收购荷兰诺唯凯100%股权后,富邦股份即可成功敲开欧洲市场大门。
Novochem在2016年为集团贡献1.8亿元(税后)的收入,占集团收入的37%,为集团贡献了2200万元净利润,占集团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的32%,交上了漂亮的海外并购“成绩单”。
并购不意味着简单粗暴的直接控制,并购的喜人成绩也并不局限于直白的利润创收,荷兰Novochem本身所具备的优势资源也被富邦“收入囊中”。
2015年完成第一次收购款支付后,富邦坚持实行本地人管理本地企业,尝试了解荷兰人的文化方式,经常组织双边交流,并在当地的节日时给予他们祝福。经过长时间努力后,让荷兰Novochem的老员工们消除抵触,从心里接受富邦的发展规划。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引领下,富邦一直致力于投后整合,积极整合双方市场信息、技术、供应链、客户、品牌等资源,降低进口原材料和销售产品的运输成本,将欧洲的先进管理技术与高效的制造工艺流程引进国内,降本增效,共生共赢。
“富邦自本次收购后,从上到下都焕发出新的活力。未来,搭上‘一带一路’快车,富邦向国际化迈进的步伐将走得更快、更稳。”严伟自信地说道。
【链接】“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核心要义在于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共同致力于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海外并购无疑是合作共赢的一种极佳方式。我市积极支持企业开展海外并购,地方工商、税务、商务相关部门从法律、财务、税务等方面对企业进行悉心指导,为企业海外并购保驾护航。
【短评】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国际市场的先进技术、原材料和管理经验通过大通道被引进国内,富邦的“孝感制造”也通过借船出海闪亮“新丝路”,开辟欧洲市场,海外并购后的资源整合效益释放1+1>2的管理红利。(谢蕾)
观察三:湖北禾丰粮油集团:境外投资,率先争享红利

“眼下,非洲那边的水稻已经收割一半了,今年效益会比去年好。”5月4日,湖北禾丰粮油集团副总殷勇坐在位于安陆的办公室里分析着集团在非洲投资建设的联禾非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情况。
作为安陆粮油“老字号”企业,总部在安陆的湖北禾丰粮油集团超前谋划,提早布局境外项目,开始将触角伸到非洲——
2013年7月,在省农垦局组织下,利用中国援莫桑比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平台,在莫桑比克注资成立一家跨国农业企业——联禾非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营农作物种植和经营开发。现有中国籍员工20多人(含农技专家、农机员、机修等),莫桑比克籍员工200多人。
截至目前,公司累计投资640万美元,在莫桑比克sofala省的BUZI河沿岸拥有整改好的水稻良田3万亩,并建有占地7.5公顷的现代化农场一座。农场已建成日产50吨的现代化大米加工厂一座,脱壳、抛光、色选等设备一应俱全,所生产的“AAA”牌系列大米,是当地罕有的新鲜、健康的大米品牌之一。经过两年推广,已得到当地消费者认可,市场反响良好。
“非洲是农业投资的沃土,利用非洲廉价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大米粗加工的利润空间从2个百分点提升至25个百分点,对企业有极大吸引力。”殷勇坦言。
带去技术,带去友谊,带去共赢。抢抓战略机遇先人一步的禾丰,还以公司在中国的农业种植基地和在莫桑比克的非洲农场作为培训平台,让非洲农民像中国农民一样劳作,经历从整田、育秧到管理和收获全过程,学习育秧、机械插秧、机械收割全过程的操作技术以及农场田间管理和中国农机维修技术。
为了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联合公司农田管理以50公顷为单位成立一个农场,由1名国内的种田能手担任农场主,再雇10名当地人进行田间管理,农场按承包经营方式运作,多产多得,雇佣的当地农民收入比之前翻了3番。
新的商机在融合中显现。公司借助稻米加工厂的副产物开展畜禽养殖和蔬菜种植,目前优质猪仔存栏量200多头,平均每周提供500公斤猪肉和300公斤蔬菜供应给贝拉市。
随着合作领域的进一步拓展,禾丰集团发现,当地居民对于饮料产品的需求大、要求低,饮料加工厂“呼之欲出”。
去年下半年,公司在栋多新建一个饮料加工厂,安装一条碳酸饮料生产线,项目可解决当地20多人的用工需求。目前,车间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安装,预计11月底完工。
【链接】非洲是中国向西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向和落脚点。中非合作发展互有需要、互有优势,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我市大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深耕非洲市场,引导企业把国内的种植技术、农机设备等相对发展优势同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人口红利和市场潜力紧密结合起来,同非洲人民共享“一带一路”红利,携手谋共赢。
【短评】农业领域的经贸与科技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禾丰粮油集团作为我市粮油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非洲国家投资建厂,率先分享战略红利。同时,开展水稻种植培训、农技培训和农机推广,既有效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又为当地农业自主发展、提高粮食产量提供了帮助,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推荐新闻
本网站已支持IPV4 / IPV6 双向访问